• 首页
  • 即时新闻
  • 专家学者
    • 名家风采
    • 学林新秀
  • 研究项目
    • 国家级项目
    • 省市级项目
    • 其他项目
  • 研究论著
    • 土司学构建
    • 土司制度
    • 土司文化
    • 改土归流
    • 个案研究
  • 理论构建
    • 学科理论
    • 研究方法
    • 土司学
  • 成果速览
    • 学术新论
    • 研究要览
    • 年度研究报告
  • 学术交流
    • 学术会议
    • 土司博客
    • QQ群
    • 网络求助
    • 期刊专栏
  • 田野考察
    • 人文田野
    • 新现资料
    • 影像实录
  • 土司文化
    • 物质文化
    • 制度文化
    • 行为文化
    • 精神文化
    • 西南土司文化电子陈列...
  • 土司遗存

子栏目导航

  • 学术会议
  • 土司博客
  • QQ群
  • 网络求助
  • 期刊专栏

用户登录

最近更新

  • 1 2016年三场重要土司会议

友情链接

高等院校
  • 1 长江师范学院
  • 2 重庆理工大学
  • 3 重庆工商大学
  • 4 西南大学
  • 5 复旦大学
  • 6 清华大学
  • 7 北京大学
主要新闻网站
  • 1 光明网
  • 2 中国文明网
  • 3 中国网
  • 4 新华网
  • 5 人民网
政府部门及研究机构
  • 1 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 2 青海民族研究所
  • 3 湖南省民族研究所
  • 4 广西民族研究所
  • 5 广西社会科学院
  • 6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 7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8 中国国家博物馆
  • 9 高校人文社科网
  • 10 中国社会科学网
  • 11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术交流  学术会议
 

随中国土司文化遗产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和,社会各界对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及西南等地土司问题更加重视,中国土司研究的热度得以保持,诸如第二届“唐崖论坛”、中国土司学高层论坛等规模大、规格高和影响深的学术会议得以在2016年召开,扩大土司研究社会影响的同时,也促进后续研究的深化。

(一)第二届“唐崖论坛”

2016年6月9至11日,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咸丰县人民政府等单位为深化和加强对土司制度和土司遗产价值、保护理念方式与合理利用的研究,在湖北咸丰成功举办第二届“唐崖论坛”。本届论坛共邀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三峡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学等近20家单位的专家学者近80人,征集会议论文30多篇,选题涵盖土司文化研究,土司遗址保护、管理与运用等方面。本届论坛产生了丰富的交流成果,既有对土司遗址勘察研究的探讨,也有土司学体系构建的思考,既有土司遗址保护理念的真知灼见,也有对土司遗产合理利用的深入分析,既有下一步工作科学系统研究的宏观规划,也有各部门联合组织、深入实施的具体部署,实现了学术研讨、交流互通、交流共进的良好效应。在闭幕式上,各小组向大会汇报了研讨成果,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中国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李世愉先生、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书记侯卫东、湖北省文物局副局长王凤飞等专家和领导指出:土司遗产是一种民族记忆,除了保存一种遗产的物质资源以外,也保存一种管理的智慧,表示要深入探讨土司遗产有关学术问题,深入地研究和正确地阐释遗产价值,进而科学地保护和有效地利用这张世界级的文化名片,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发展,让保护成果惠及广大民众,成为促进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意义十分重要和深远。

(二)第六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6年10月21—23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湖南省文物局、吉首大学、永顺县人民政府等单位根据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年会惯例和工作计划,在湖南永顺共同主办“第六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包括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席李世愉,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大正等来自北京、湖南、湖北、贵州、广西、云南、西藏、香港、台湾等全国13个省、市、地区和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13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应邀与会,征集到相关论文125篇。具体事务,由吉首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永顺老司城遗址管理处联合承担。

开幕式由永顺县县长陈海波主持,中共永顺县委书记石治平致开幕词,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江文辉发表讲话,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席团方铁授教授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中心/基地”揭牌,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李良品宣读《向“中国土司文化资料库”捐献书籍倡议书》,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吉首大学党委书记游俊和湘西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武长等相继讲话,强调土司研究的重要性和突破口。在为期三天的学术交流中,专家学者围绕“土司文化遗产(老司城等)保护与利用研究”“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土司文献整理与研究”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其中,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大正认为开展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一是要建立土司制度研究的大视野,研究历史上的土司制度要由历代边疆治理的大视野;二是土司制度研究要着力深化、力戒泛化。三是推动土司学构建的过程。台湾辅仁大学教授戴建新认为:中国土司研究要注意土司名称的历史语境与历史语义。湘西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李平认为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要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满足游客需要和与遗产区原住居民的关系。方铁教授指出:土司制度研究应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土司制度与其他蛮夷地区的统治制度,推进相关研究。另外,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唐立教授和韩国弘益大学的裴叔姬教授也就元朝土司制度提出新见解。通过这样的学术年会,中国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不断凝聚研究力量,汇聚研究成果,汇融学术共识,探索研究方法,推动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及西南等地土司政治研究,为中国土司研究的专学化助力。

(三)中国土司学高层论坛

2016年10月25日,吉首大学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在吉首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土司学高层论坛,来自韩国、日本、香港、台湾,以及中国明史学会、国家清史编委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史研究动态编辑部、中国史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报社科网、三峡大学、遵义师范学院、长江师范学院、凯里学院、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等25家单位共38位专家与会,旨在集中讨论中国土司学理论与方法问题。本次论坛在全球土司研究中尚属首次,由吉首大历史与文化学院承办,吉首大学学报协办,湘西自治州副州长李平,吉首大学党委书记游俊教授,副校长钟海平教授、龙先琼教授等出席有关活动。

开幕式上,中共吉首大学党委书记书记游俊教授指出:构建出“土司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介绍了吉首大学在土司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推动土司研究的发展。中国社科院边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马大正认为:“第六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中国土司学高层论坛(2016)”前后并办是土司研究兴旺的标志,对办好论坛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处理好研讨会“造势”与论坛“重要攻关项目”落实和深化之间的关系,二是强化讨论的学术性与主题的专题性,三十要借助土司专委会继续发挥土司研究方面的引领作用。开幕式之后,论坛采取“圆桌会议”形式,由土司专委会法人代表李世愉主席全程主持,聚焦于土司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这两个焦点进行探讨。土司专委会常务理事罗维庆副教授、会员唐立教授、会员李治亭研究员、常务理事瞿州莲教授、主席团主席邹建达教授、主席团主席李良品教授,会员岳小国副教授、西南大学马强教授、台湾东华大学张琏教授、专委会学术顾问马大正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商传研究员、会员杨庭硕研究员、主席团主席方铁教授、主席团主席兼秘书长成臻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史学部主任周群、《中国史研究》编辑部陈奕玲编辑、专委会理事彭武麟教授等依次阐述自已的主张,对“土司学的概念” 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自由发言阶段,专委会会员古永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侯红蕊、专委会常务理事谢小辉助理教授、吉首大学杨庭硕教授也发表了见解和主张。闭幕式上,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院长罗康隆研究员总结论坛,认为论坛取得的成果丰硕,提出结集论坛成果为《土司学发凡》并出版,编发《土司学研究通讯》,落实论坛的成果及精神,继续办好高水准的论坛。相信这样的中国土司研究的专题论坛必然推进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与西南等地土司政治研究,为中国土司研究的专学化进程加油助力,有利于中国土司问题研究的理论建构与方法探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使用帮助|
  • 学校主页|
  • 后台登录|
  • 网站若不能正常显示请把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
  •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长江师范学院
  • 版权所有: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
  • 中国·重庆·涪陵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李渡聚龙大道98号 邮编:40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