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文化是人类为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主要包括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人才培养选拔制度、法律制度和民间礼仪俗规等内容,是文化层次理论要素之一,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1.法律制度。西南地区历代土司具有高度的自治权力,对领辖的各族土民具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史志文献称其“杀人不请旨”,一般通过习惯法来维系土司地区的统治秩序,也通过严酷的刑罚来镇压土民对土司政治的反抗。(播州土司杨应龙《骠骑将军示谕龙岩囤严禁碑》文:夫龙岩囤者,为播南形胜之地也。吾先侯思处夷陬不可无备,因而修之,以为保障。易云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吾先侯得之矣。今重缉之,以为子孙万世之基,保国之根本耳。然其地险要,非得其人,则不可使守也,予今设用守囤名役总管、总领把、总提都、书吏,各理事务,守衙小童、守仓户、打扫户,总旗、小旗、军士、苗军并住囤。医生、匠作、住持人等各有役次时刻,不可擅离,各给年貌号牌稽考,内无出关字样,徜若解取物件或告假下囤,赴总管厅乞牒照验,方许放行。运送口粮帮户,给有年貌号票,各带在身,执照进出,毋得阻滞。若官差取发物件人役,各关视验朱批帖文,毋得延缓。但恐亲临本囤,跟随一应人役,书房听点题单,预发龙凤关查照贴点进出,回日具守本封,缴原单及来往工匠人夫,但遇其进关者,龙凤关把总查审的实何项人后,给贴在身,各关验放,到囤,赴总管厅缴帖上名应役,役满工完,仍赴总管厅,告乞水帖出关验实放行,又到龙凤关将帖回缴。此乃禁地,庶有稽查,以防奸细,僣妄诈伪之徒,再无混冒,违者自于后开条款罪究,决不轻恕!)西南地区部分土司远在天末而心怀异志,播州土司万历年间的“桃溪衙制度”:“台沿亭榭僭越非常,不惟所刻彩饰龙凤等物,即卧房一样黄色牙床三十六张,欺僭可知”。西南地区的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2.政治制度。根据元明清等朝的土司制度,西南地区历代土司职位传承便有诰敕、印信、符檄等物成为土司政治制度文化的重要载体,用以证明地方统治权力的合法与家族地位的显赫,用以保障调征军队的合法和行走驿路的通达,(土司诰敕、石砫土司秦良玉南明皇帝“太子太保总兵”关防等)西南地区历代土司具有“王臣”和族长的身份,也利用宗族制度来强化土司政治。囿于不同民族文化和政治传统的影响,西南地区元明清时期的彝族除外部实行土司制度外,在内部实行军政合一的“则溪制度”,通过“九扯九纵”的实现了调征军队兵马与征收赋税的分开,其中彝族传统的“家支制度”是彝族则溪制度的基础。3.经济制度。囿于丰沛的物产资源、众多的少数民族、滞后的经济发展和低下的生产能力,西南地区的经济制度在元明清时期实现了从封建领主制向地主制的转变。(土地买卖契约、文书等图片、土家族围猎制度)4.其他。西南地区在元明清等朝民族众多,不同民族因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有独特的传统节日,与悠久的传统制度密切相关。(土家族舍巴日、族年、赶年、苗族苗年、七月七、羊马节,彝族火把节)